梅兆榮
10月9日至12日李克強總理在柏林與默克爾總理共同主持第三輪中德政府磋商并對德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中德繼今年3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成功訪德和7月默克爾總理訪華之后,一年之內兩國之間的第三次高層會晤。兩個國家之間如此頻繁的高層互訪顯示了中德關系的高水平和熱絡程度。此訪是中德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取得新進展的見證,進一步展現了中德關系在中歐關系中的引領作用。
李總理此次訪德主要有三個“看點”。政府磋商和發表《中德合作行動綱要》是此訪日程中的重點,也是此訪的最重要結果。中德政府磋商是我國同西方國家建立的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由兩國總理領銜的機制,其涉及領域之廣和合作規模之大、雙方參與陣容之顯赫,在中德關系中都是空前的。而此次發表的《中德合作行動綱要》也是目前中歐之間涉及領域最大、項目措施最多的雙邊合作文件。
此次磋商的特點是緊扣“共塑創新”這個主題,建立中德創新合作伙伴關系。“創新”和“開放”是形容此訪的兩個關鍵詞。因為“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源泉,“開放”是相互交流與合作的前提,是互利共贏的基礎。《中德合作行動綱要》重點規劃了兩國在工業、科技、農業、教育、環保、城鎮化、醫療等領域的創新合作,體現了開拓進取、務實求新的精神,展現了兩國從戰略高度出發,共謀長遠共同發展的心愿。
李總理此訪的第二個“看點”,是他與默克爾總理一起出席第七屆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并發表重要講話。在這個講話中,李總理全面闡述了中國的開放政策和營商環境,并就全面規劃兩國中長期合作、打造新亮點、挖掘新潛力、搭建新平臺提出了建議,突出中德創新合作“雙贏論”。李總理指出,中德關系歷經風雨、走向成熟,形成今天這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經貿合作走向貿易、投資、創新的多軌道和快車道,靠的就是開放。而現在雙方關系要有新的超越,也需要更大的開放和更深的融合。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關系到國家發展和民族命運,是興國之道。
中國今后的開放有三個特點,一是更加積極主動、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開放,表現在開放區域、開放產業和開放途徑等方面;二是營商環境更加規范、公平、透明的開放,就是向更加法治化和國際化方向邁進;三是互利共贏、雙贏多贏的開放,中國改革開放紅利不僅造福中國,也惠及世界。
李總理此訪的第三個“看點”,是他在中歐論壇漢堡峰會閉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主要是全面介紹中國經濟形勢、未來發展方向和改革開放舉措,闡述中國對中歐合作的整體思路和考慮,唱響“中歐合作機遇論”,釋放中國重視歐洲和中歐合作的積極信號。對今后的中歐合作,李總理提出三點建議,即共謀貿易發展大局,推動投資進入“快車道”,開辟創新合作“深海域”。
需要指出的是,李總理的講話內容豐富,語言生動,針對性很強,論據富有說服力。而且,除了正面闡明中方觀點外,也向歐方提出了言之有理的期望和要求。總之,訪德碩果累累。雙方已簽訂了20多份政府間合作協議和有分量的商業合同,總金額達180多億美元。(作者為前駐德國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