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育才
晨報訊 今后上海高校的科研能力評價,將不再僅依據發表論文的數量來一刀切,而是要建立對科研成果的多元化評價體系,根據創新質量和實際貢獻進行評價。近日,上海市教委發布《關于推進上海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分類評價的指導意見》,指出了大學科研評價體系改革的方向。
有高校專家表示,此舉將改變高校在評聘、收入分配中過分依賴和不合理使用論文、專利、項目等科研指標的做法。
一刀切帶來大量垃圾論文
“今天的中國高校,科學研究被抬高到空前的、過度重要的位置。不只是研究型大學,即便教學型乃至職業型學校,都將科研成績當作學校是否優秀、教師是否能升等、研究生是否可以畢業的指標。老師的教學可以馬虎,學生的畢業論文可以勉強通過,但只要有相當量的論文發表,就能一俊遮百丑。”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許紀霖對此批評說,高校對教師的年度考核和晉升,過分依賴論文發表數量,實質是大學領導的政績工程。“千軍萬馬寫論文、拼數量,而質量倒成其次了。”
“僅僅依靠發表論文這‘一把尺子’ 來衡量高校科研的能力,帶來很多負面的結果。”昨天下午,滬上一所高校科研處負責人告訴記者,比如人文學科,全國的權威、核心期刊版面是有限的,但每年碩士、博士研究生畢業都有論文發表的要求,再加上教師晉升也要發論文,學術期刊不再是學術爭鳴地,反倒成為畢業、晉升的敲門磚。“并不是所有研究生和高校教師都有很強的科研能力,但逼著他們寫論文,會造成大量的垃圾論文。”
高校五類科研將分別評價
根據上海市教委發布的《意見》,上海將逐步建立對科研成果的多元化評價體系。
“科學研究活動是多樣性的,有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的,有搞決策咨詢、科學普及的,甚至還有文學藝術創作的等等;科研的成果也可以是多樣性的,可以是學術論文、專著、譯著、學術工具書,也可以是藝術作品、創意設計、發明專利等等。”上述高校科研處負責人表示,科研是多樣性的,對科研的評價也必須是多元化的。
根據《意見》,上海的高校將建立科研人員的分類考核體系。對基礎研究人員、應用研究人員、從事技術轉移、科研支撐和服務人員、軟科學研究人員、藝術創作的研究人員的評價,將采取多元的評價體系。
在高校科研能力評價方面,上海還將積極推進“同行評議”、“第三方評價”和“國際評價”等評價方法,探索開放的、多方參與的科研評價措施,建立與國外接軌的評價制度。
(原標題:高校科研評價將不再依論文量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