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田家炳中學創辦于1997年,由香港著名實業家田家炳先生捐資500萬元,市、區兩級政府投資興建,是一所部分學生寄宿,具有面向上海市招生和接收外籍學生資質的民辦全日制完全中學。1998年5月經上海市教委批準為辦學體制改革試點學校,2000年被閘北區人民政府命名為區屬重點中學,2006年3月轉為民辦體制學校。2014年,學校與美國芝加哥大學教育聯盟和南卡羅來納州鮑勃·瓊斯大學附中合作,引入美國AP課程和全職外籍教師,開辦國際課程班。隨著教育綜合改革的深入推進,學校將繼續深化課程教學改革,依托香港田家炳基金會,集聚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數理學會以及上海名牌高校、科研院所的相關教育資源,強化課程建設,拓寬辦學視野,打造特色品牌。學校將繼續立足本區、面向全市、國際合作,把學校辦成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知名學校。
十八年來,田家炳中學從創辦之初的8個教學班,30多名教師,發展到現有30個教學班,在讀學生1171人,教職工119人、其中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37人。從最初的公辦學校、國有轉制學校到民辦學校,十余年間學校經歷了三次辦學體制的轉變,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學校高考本科率近年來一直保持在90%,中考成績在區域始終名列前茅,贏得了社會和家長的廣泛贊譽。
翻開田家炳中學的扉頁,映入眼簾的是累累碩果:學校先后獲得了上海市行為規范示范校、市科技教育特色校、市體育項目傳統學校、市家庭教育指導實驗基地、市安全文明校園、區素質教育實驗性示范性學校、區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在各級各類競賽中,學生獲全國獎項800余人次,市、區獎項近1500人次。這些成績的取得使田家炳中學成為許多家長、學生優先選擇的學校。
回顧十六年的辦學,學校經歷了辦學思想發展的歷史沿革:
建校伊始,學校堅持以成功教育理論為指導,堅持高標準、高起點的辦學思路,為促進學校發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隨著教育教學的實踐與發展,我們在探索中尋找成功教育與田家炳中學的校情契合點:成功不是育人的最終目的,育人更重要的是走向成功的過程,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基于這樣的認識,學校提出把“尊重差異、促進發展、自主學習、體驗成功”作為學校第二輪發展的新思路、新目標,以“理解差異,研究差異”為出發點,統一認識,全員培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以“分析差異,尊重差異”為立足點,首次將學生間的差異提高到“尊重”這一層面,以活動為載體,加強針對性,注重實效性,促進學生多元成長。
2012年底,學校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作為上海市首批特色創建學校,學校把特色創建作為促進學校整體提升的重要抓手,從學校實際出發,學校提出了“尊重成長中的差異,促進差異中的成長”的特色創建理念。學校的差異教育理念,是廣大教師經過自己的實踐不斷完善和發展起來的,是在多次分析了校情、辦學優勢、發展瓶頸的基礎之上提出的。其內涵是在豐富的教學實踐和自覺德育行為過程中不斷走向深入的。民辦特色學校的創建為學校明確提出差異教育思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廣闊的實踐平臺。尊重成長中的差異,追求差異中的成長,就是實現教育對象知識、能力、人格和諧發展。實施差異教育就是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接受、包容、悅納學生的不同特質,采取不同方法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得到教育的滋養,從而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學校在課程建設、學生發展、隊伍打造等方面始終堅持以尊重差異、促進成長為核心,促進教師轉變教育理念,充分認識研究學生、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的重要性,在理念引領實踐的過程中,以共同的愿景和價值認同凝聚師生,引領學校師生共同發展。
在十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奠定了比較厚實的辦學基礎,建立了相對完善的質量保障系統;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文化氛圍的營造,以及精細的管理和團隊凝聚力的切實增強,為學校辦學效益的不斷提升和辦學特色的逐步形成提供了重要保證。田家炳中學作為區域一所規模較大的民辦學校,通過全校的勇于改革,銳意進取,探索了一條適合區域實際,激發辦學活力,追求鮮明特色的民辦學校發展路徑。
隨著教育綜合改革的深入推進,對民辦學校的辦學定位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辦學校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難得的發展機遇。如何在總結發揚學校已有的辦學經驗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學校的發展,推進學校的課改,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
課程篇:為學生發展提供更多的選擇
課程是學生發展的主要載體,它包括了課程綱要、課程標準、學科教材、其他學習材料、教師和學生、教育環境等構成的生態系統。此外,課程還指學校學生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與安排。從這個意義上說,課程是實現育人目標的依據和保證,課程建設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育質量。民辦學校的性質決定了它必須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選擇,而要給學生有更多地選擇,首先必須有更多樣的課程,為此,學校把適合學生差異,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需求的課程建設放在學校特色建設的重要位置。
學校在課程建設方面的具體做法是,依托香港田家炳基金會,集聚香港和內地相關高校的資源,同時借助學校國際課程班的外籍教師資源,以及學校科技教育的優勢,大力開發拓展類特色課程,讓學生在人文素養、國際視野、思維品質、科技素養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拓展型課程包括以下模塊:
1、基礎型課程的相關拓展延伸:在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安排拓展加深的系列講座。以強化學科基礎,注重拓展提優為指導,語文、數學學科實施4+2模式,即4節基礎課,2節拓展提優課;英語采取4+2+1模式,即4節基礎課,2節口語聽說訓練課,另加一節外教口語強化課。與此同時,在初一和初二年級每周安排一節自然科學拓展課程,增強學生科學素養。
2、國際理解課程:借助本校國際課程班的優秀課程以及外籍教師資源,引入境外教材進行聽說強化訓練,加強學生英語口語訓練,利用“盒子魚”等教學軟件作為輔助手段,提高學生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根據教學需要,開設“英語口語會話”“英語演講”等課程。
3、創意思維課程:借助香港有關高校資源,利用我校已有的科技教育特色項目以及科技館和實驗室設備,開設創意思維類課程,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4、科學融合課程:作為上海STAM中心首批合作學校,從學校實際出發,在初中學段和高一課程實驗班,重點開設了STEM課程,注重數學、信息、科學、工程等學科的融合,指導學生收集數據、鍛煉學生綜合分析能力;數學學科開發“數學思維提升”課程,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5、人文素養提升系列講座: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開展“經典閱讀”、“文化起源”等系列講座,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語文學科開設“提高閱讀能力”和“中學生寫作訓練”課程。
6、興趣類課程:結合學校科技類特色項目——頭腦奧林匹克、機器人、天文觀測等,調整和增開了橋牌、女足、科技類等興趣課程,以及與國際接軌高爾夫、網球、拉丁(摩登)舞課程等,為學生提供更多發展特長的平臺;鼓勵和支持學生積極開展以鍛煉自主學習和自主發展能力為宗旨的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
7、“共創成長路”課程:該課程由香港田家炳基金會、香港理工大學和我校共同開發,以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道德實踐能力。借鑒“共創成長路”課程的設計思路和評價原則,積極探索德育活動和德育教育課程化,使學校德育更貼近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實際,切實提高德育的針對性有效性,打造德育課程品牌。
8、游學體驗課程:初一年級寒假安排部分優秀學生赴香港、廣東開展“尋訪田家炳先生成長的足跡”及香港田家炳中學考察活動,給學生以相關的學習體驗。
通過豐富多樣的課程建設,我們在實踐的基礎上反思、梳理,逐步完善校本化的課程體系,對我們教育理念的轉變和策略的優化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這主要體現在:
一是為學生的學習和特長發展提供更多選擇,讓不同興趣的學生都能得到自身發展的課程支持。學校現有校本課程50余門,并逐步形成了智能機器人、創新設計、模型制作、天文探索、攝影攝像和環境保護等課程系列,這些課程注重學生的體驗嘗試,引導學生在課程的學習和活動中,逐漸培養學生興趣和自我發展能力。科技類拓展課程已成為學校課程建設的亮點,學生在這類課程活動中,既動腦又動手,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鍛煉,其中機器人項目在全市產生了廣泛地影響。學校先后有多名學生被評為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和“科技希望之星”,有60余人次獲全國、市級等第獎,“攝像技藝”校本教材在學校連續使用多年,產生了積極效應,我校學生的攝像作品多次獲得市一等獎。
二是進一步提高分層分類教學的質量,為走班學習創造條件。為了適應上海市教育綜合改革的需要,學校于2015年2月在高一年級數學學科全面實施走班,把全年級學生按照四個層次編入四個數學教學班,學生根據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況和學習能力,分別進入不同的數學教學班學習,由于課程教學設計更有針對性,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學數學主動性更強,興趣更濃厚,產生了令人鼓舞的效應。通過這一走班嘗試實驗,為學校在其他學科分層走班教學模式積累了經驗。
三是通過課程建設,更精準地定位學校初、高中的教學,即在基礎課程校本化方面作了積極嘗試,在認真研究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針對學校初、高中生源差異較大的實際,對語文、數學、外語等基礎課程進行相應的改編、調整、擴充、整合,使課程盡可能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針對初中生源較好的狀況,須擺脫僅滿足于現有教材內容的教學模式,積極探索資優學生發展的有效路徑,拿出更多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超前學習、鍛煉學習能力的課程。學校在初一年級在英語學科試行5+2的上課模式,5節課上教材基本內容,兩節課走班進行active reading拓展課程的走班學習,引入境外教材進行聽說強化訓練,取得了初步效果;在初二物理學科組織一個提優班,進行提優拓展系列講座及競賽輔導,整體提升物理教學水平;初中數學做好優秀資源的整合固化,現在已經形成了我校初中各年級的校本講義集;而高中,則須充分考慮學生學習能力較弱的現狀,通過豐富多樣的課程建設,給學生以更多地選擇,使教學更切合學生的認知起點,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供保障。基于以上考慮,學校將從2015學年起,在初、高中起始年級各組建一個“田家炳課程實驗班”,為學校課程建設及其成效評估進行先行嘗試。
四是通過德育特色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進一步構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全員、全程、全方位的立體化學校德育運行體系和工作機制,把“共創課程”的理念和思路拓展到學校德育工作的各個層面,在班會、主題教育、社團活動、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拓寬學生參與、活動、體驗、選擇、發展的德育工作路徑,引導學生在自主參與和體驗中學會正確選擇和判斷的能力,從而達到知行統一、提高道德實踐能力的目標。
課堂篇:使學生學習更有意義
教師的課程執行力的核心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構成教師課程執行力的要素包括:對課程的理解;對教材的二次開發能力(對學生認知起點的把握和教學內容的確定);基于課程標準的課堂教學設計能力。如何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意義,這是課程實施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也是教學觀和學生觀的綜合體現。我們的認識是,實現有意義的學習,關鍵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再是知識的死記硬背,而是有思考、有發現、從而達到有提高的目標。而要讓學生經歷有意義的學習,必須實現課堂的有效教學,我們從清晰地授課、多樣化的教學、任務導向、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學習過程,確保學生成功率等五個方面引導教師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我們的舉措是:
1、切實加強學生研究
我們引導教師必須從學生的角度來審視每一堂課的教學效果。一是強調一個理念,即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要在把握學生認知起點的基礎上來確定適合的教學內容(教材、情感、個性、態度等),
認知起點把握不準,就會產生學生難以理解或者是重復學生的已知等現象;二是要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增強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勇于面對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三是要采取多種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學校將課代表制度改為學科學習研究小組,引導學生在互幫互助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利用自修課,開展學科小組的活動,使學生之間實現學習方法的交流學習和成果的分享互動。
2、努力改善教學行為
我們堅決杜絕過多地單向灌輸,學生被動接受;過多的機械操練,思維訓練缺失;過分地追求形式,偏離教學目標的現象。一是切實加強教材二次開發的力度,對教材進行必要的增刪或調整,科學確定教學內容。一年來,我們通過網上曬教案的方式來營造教材研究氛圍;二是科學設計教學程序,使課堂教學從粗放走向精細,教學設計由淺入深,循環往復,逐層提高,其中有預設、更有生成,有講授、更有思考,有嘗試、更有歸納,在學校的公開教學研討中,把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成效與教師的教學設計相對照來評價;三是把問題情境的創設作為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把學生思維品質的鍛煉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每一堂課都要精心設計引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思辨的問題,這也已成為學校教學研討的重要內容,學生思維品質的優化已成為教學的核心目標。
3、凝神聚力關注課堂
要使教師實現更有效的教學,關鍵在于學校的教學管理要從過多地關注教學結果轉變到關注課堂教學的過程,關注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困惑。我們的主要做法:從學校層面來說,“聚焦課堂”就是落實行政人員專題聽課周的制度。聽課周組織全體行政人員針對某年級或教研組進行地毯式聽課,周五行政會專題討論反饋聽課情況。行政人員專題聽課周的落實,不僅使全體行政人員真正走進課堂,了解年級組的教師、學生的真實情況,更主要的是發現教師課堂的閃光點或是存在的問題,及時推廣經驗總結教訓。從教研組層面來說,“聚焦課堂”就是落實專題化的聽課評課。學校每學年都要組織高級教師展示課,見習教師匯報課,青年教師研究課等不同層面的教師公開教學活動。圍繞相關教研主題,引導各教研組集中精力研究突破,積累經驗和方法并進行推廣,穩步提升整體教學質量。近年來,學校圍繞的教研專題:一是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鍛煉學生思維,提升學生思維品質,二是如何進行合適的教學設計和有效的作業設計,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各教研組圍繞學校的教研主題及日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困惑展開積極的專題研討,通過研討促進教師的教學理念不斷轉變內化。使教師關注的焦點從公開教學的手段、形式轉變到對學生學習的引導促進和學生思維品質的提高。此外,從備課組層面來說,“聚焦課堂”則在具體的單元教學、課堂目標、問題設計、分層作業等方面進行細致梳理和深入探究,并對教學實踐的結果進行反饋評估。
師資篇:用先進的理念建設隊伍
建設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學校辦學效益持續提高的根本保證,隊伍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在辦學實踐中不斷嘗試探索,不斷積累經驗,努力創新機制,營造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和諧氛圍。
(一) 牢固樹立全面育人的教育觀念
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價值取向,就是為每位學生提供充分的合適的教育,滿足每一位學生發展的需求。基于這樣的認識,學校堅持引導教師從社會和時代發展對人的要求來重新審視我們的教育,深刻認識全面發展也是青少年在身心健康、人格完善、適應能力等多方面自我完善的內在需要。引導教師深入研究不同個性、特長愛好的學生在學習方面呈現的差異及其成因,給學生充分的信任、尊重和關懷,為每個學生提供嘗試、探究、思考、創造、表現及成功的機會。
我們通過專家講座、教學論壇、班主任工作坊等形式,從不同側面幫助教師樹立全面育人的教育觀念。
首先,是牢固確立從“選苗”轉向“育苗”的教育觀念。即面向每一位學生,面向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全程,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
其次,是從強調單一知識接受轉向關注學生全面發展。著眼于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提升,把立德樹人放在教育教學突出重要的位置,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再次,要從側重教師主導轉向關注學生自主。教學過程就是師生平等對話交流的過程,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人際氛圍、愉悅舒適的學習環境,不斷優化學生的學習心理,讓學生在不斷地嘗試探究中,經歷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主動獲取,鍛煉思維,進而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最后,要從單純分數導向轉向綜合素質導向。“學業測試分數不等于教學質量,升學率不等于教育質量。”課改的突破正在從改變評價方式著手,其重要標志就是“綠色指標體系”的研究與實踐。這也要求我們轉變評價觀念,要從多維度、全方位來考察評估學生的素質發展,真正使我們的評價做得科學合理,促進學生發展。
總之,教師不能單純以分數高低作為評價衡量學生的依據,而應是滿腔熱情地引導學生堅定地追求自我發展、全面發展。
(二)打造追求共同價值的教師隊伍
1、把教師育德能力的提升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在觀念上,引導教師從每位學生都應得到充分發展來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全面關心學生;從實踐上,學校參加了北師大公民與道德教育中心的德育專業化項目研究,組織教師開展相關培訓和實踐,提高教師德育工作水平。同時,針對民辦學校必須適應家長擇校需求的特點,引導教師不斷增強品牌意識,在提高教育質量,形成教育特色方面刻苦努力,把學校的發展和個人的發展緊密聯系。
2、注重經驗分享的團隊協作。一是以教案的編寫整合教研組、備課組力量,在大量的經驗提煉總結基礎上,形成團隊共享的教學藍本;二是通過構建“青年教師沙龍”、“班主任工作坊”等載體,為教師之間進行經驗交流提供平臺;三是以案例分析為抓手,組織和引導教師在備課活動中,針對問題開展臨床研修。
3、包容差異的和諧師生關系。學校的這一優勢在高中學段得到充分體現,學校高中生源處于全區高中生源的后百分之十,面對這樣的生源,學校教師沒有抱怨,而是面對現實,深入研究學生,努力改善自己的教學行為,運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為學生搭設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此外,對學習困難學生進行耐心的個別輔導,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由于師生關系和諧,學校近年來高考本科率都保持在90%,和諧的師生關系結出了豐碩成果。
(三)強化教師發展為本的學校管理
1、用賞識激勵教師發展。由于歷史原因,學校教師來自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原有的工作環境和經歷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如何讓每一位教師都融入上海的教育文化,這是學校管理中始終予以重點關注的問題。在強化常規管理的同時,學校堅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師,用寬容的心胸營造和諧,以取長容短為原則,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得到適合自身的專業發展。此外,學校花大力氣落實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對見習期教師和新引進的教師按照市、區統一要求實施規范的培訓,為每位教師安排指導教師,投入資金,按照市、區標準給指導教師發放津貼,并建立定期檢查、匯報和考核制度。
2、嘗試建立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學校在“年金制”教師的考評方面進行了用人機制優化的嘗試,對于教學質量高,業績突出的教師給予相應的獎勵,對于不能勝任的教師,則按約解除合同,為逐步優化民辦學校用人機制作了探索。
3、切實提高質量管理水平。根據綠色指標評價體系的理念,學習區域測評的經驗,學校每學年在初、高中各挑選一個年級進行測評,對影響學生學業質量的教師授課、問題設計、作業時間、家教補課、睡眠時間等相關要素進行問卷調研,通過數據分析,為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選擇提供重要依據。逐步轉變以往質量分析只是分數排隊和學生分檔的簡單做法,為引導教師在實踐中轉變教學行為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創新篇:讓民辦體制彰顯活力
民辦學校由于它在機制體制方面與公辦學校存在著較大差異,在具體辦學實踐中,我們感到,雖然民辦教育在發展過程中遭遇諸多困難,但只要充分發揮其在適應社會擇校需求,用人機制靈活,課程建設多樣等方面的優勢,就有可能在辦學定位和功能發揮方面充分體現民辦學校的特色。為此我們認為,要使民辦體制彰顯活力,必須對內創新機制,對外整合資源,才能切實發揮民辦學校的優勢,不斷提升辦學效益。
(一) 深入探索隊伍建設的機制創新
建立科學靈活的用人機制,激發教師的工作活力是民辦學校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民辦學校教師隊伍的建設必須扭轉部分教師憑借公辦身份吃大鍋飯的現狀,才能形成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才能具備人才脫穎而出的活力。但由于歷史原因,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機制創新還須有一個逐步改革的過程,我們的做法是:
一是多方籌措資金,為“年金制”教師設立校內職業年金,逐步建立符合“年金制”教師特點的薪酬制度。凸顯多勞多得,優勞優酬的特點。
二是規范和細化教師的績效考核,對“年金制”教師先行建立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在總結經驗基礎上,在全校教師績效考核中逐步實行優勝劣汰的制度。淡化公辦編制教師和“年金制”教師的身份區別,逐步減少公辦編制教師人數,增加“年金制”教師招聘數量。在“年金制”教師薪酬制度改革的基礎上,逐步在全體教師中實行適合民辦學校特點的薪酬制度。
三是健全1-5年“年金制”職初教師的培養機制,在校內選聘部分責任心強、教學水平高的教師擔任指導教師,按照職業體驗和認識、教學技能與實踐、學生溝通與交流、教學研究的早期介入等4大板塊進行規范帶教,讓“年金制”職初教師得到全面的專業成長。此外,聘請專家對本校骨干教師進行專題培訓,開展青年骨干教師登高計劃,培養一批在市、區具有一定教學知名度的優秀教師。
四是完善教師研修制度,提出具體的數量和質量要求,并納入教師的日常考核。一是開展規范化的校本研修,明確教研的程序和重點環節,逐步實現校本教研的主題化、系列化;二是教師每學期要撰寫教學一得,教學案例或教學故事,引導教師開展自我研修,不斷增強反思意識;三是各教研組根據學校的研修主題組織開展“臨床式”研修,以教案編寫和教學設計作為研修的主要內容,突顯問題導向,注重問題解決和經驗提煉。
在隊伍建設的機制創新之外,學校下一步還設想,根據相關政策,積極穩妥推進管辦評的機制探索。完善學校質量保障系統,建立學校辦學質量第三方評估的機制,使學校的辦學更加科學、規范和優質。
(二)積極促進辦學渠道的延伸拓展
學校在對外交流合作上有著較好的基礎,這也是打造學校特色的有利條件。學校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和民辦的機制,切實提高學校辦學的開放度。
一是加強與香港兩所田家炳中學的聯系,建立雙方辦學互訪和交流機制;全國內地共有166所田家炳中學,而上海只有一所,因而學校在依托香港田家炳基金會,集聚香港和內地高校教育資源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應當充分發揮學校在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以及位于上海的優勢,與香港田家炳基金會加強合作,和兄弟省市共同實施課改項目。通過承擔相關的培訓任務,積極籌備建立香港田家炳基金會上海培訓基地,進一步發揮學校的輻射功能。
二是充分利用民辦學校開辦國際課程班的契機,嚴格執行國家的相關要求,切實提高學校國際課程班的辦學質量。加強與國(境)外相關高校的聯系以及和國(境)外高中合作辦學的積極探索,引入美國AP課程,學習和借鑒國外課程建設的理念和經驗,促進學校國際課程班建設和學校的校本課程建設。進一步擴大與美國相關高中合作辦學的路徑,引進相應的課程資源;同時,聘請10位全職外籍教師,做到國際課程班除中文基礎課以外,全由外籍教師執教。此外,充分利用國際課程班的教育資源,開發學校英語教學的相關課程,打造學校英語教學的特色品牌。
三是加強與區域兄弟學校辦學的交流與合作,利用學校在課程建設方面的探索和隊伍建設的機制創新等特點,嘗試建立公、民辦合作機制,通過政府購買的方式,為學區化辦學承擔相應的項目,建立成果共享的機制,不斷打造學校的辦學特色。
四是充分利用學校比較豐富的家長資源,組建家長志愿者隊伍,以“家長大講堂”為載體,形成拓寬學校課程建設路徑的相關機制,提高學校課程建設的水平。
總之,盡管民辦學校在發揮體制機制優勢、提高辦學質量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有信心為實現理想的目標努力奮斗,為民辦學校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承擔起歷史的使命,貢獻我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