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俱杯抽签时间/意甲/欧洲杯2024 法国vs荷兰/萨勒尼塔对威尼斯 - 芬兰乙级联赛ds

魅力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上海市 重慶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吉林省 遼寧省 河南省 山東省 安徽省 江蘇省 浙江省 福建省 江西省 陜西省 黑龍江 更多>>
中國新城鎮建設 ? 法制頻道 > 法眼觀察 > 正文 騰訊微博 新浪微博 官方微信 投稿熱線:010-57723285

調研稱北京養老床位空置2萬張

核心提示:  昨天,北京市政協常委會審議通過的《關于推進本市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調研報告》顯示,政府大量資金投入機構養老,但機構養老床位

  昨天,北京市政協常委會審議通過的《關于推進本市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調研報告》顯示,政府大量資金投入機構養老,但機構養老床位目前約空置2萬張,社區養老未得到應有重視,建議政府資金投入向社區和居家養老傾斜。記者從市民政局了解到,老年人入住養老院的評估辦法年內出臺,屆時老人入住公辦養老院須接受能力評估。

  1

  機構養老

  問題養老院內多健康老人建議應進行老人功能分級

  機構養老,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進養老院養老。報告稱,數據表明,在過去3年82億元的政府投入中,有68.8億元用于機構建設和增加床位的建設補貼,占投資總數的84%。但據估算,全市目前實際空置養老床位約有2萬多張,“集中式養老或成政府形象工程”。

  另一方面,養老機構接收的應以高齡、失能半失能老人為主,但目前66.3%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生活能夠自理或半自理;80%以上老年人有離退休工資或有子女提供費用入住機構;而無依無靠,不得不來的只占9.2%。

  “本市270萬老年人是不可能都入住養老機構的。”報告稱,對于政府來說,每張床位實際建設成本約55萬元,任何社會都無力負擔讓大量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的成本。

  “發展以社區為平臺的居家養老服務是大勢所趨。”報告建議,政府資金投入應向社區和居家養老傾斜。同時,借鑒香港“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的經驗,盡快對本市近300萬老年人進行功能分級,為今后政府和社會組織按功能級別提供相應服務做好準備。

  記者從市民政局了解到,針對老人入住養老院的評估辦法,目前民政部門正在制定中,年內有望出臺。今后老人入住養老院必須進行能力評估,公辦養老院也將重點接收失能、失智等政府兜底的困難老年群體。

  2

  補貼政策

  問題養老助殘券使用不便建議購買服務力度要加大

  “已經出臺的一些扶持措施需要深刻反思。”報告舉例說,養老助殘券在扣除后臺的服務管理費用的情況下,每年超過6億元的財政資金投入,帶來的卻是“老年人使用不便、財政資金使用不當、貧困老年人不解渴、富裕老年人看不上”的社會評價。

  此外,政府購買服務、發揮行業協會作用目前仍不足,對養老支持存在明顯短板,比如一些有資質、有專業、有能力的組織機構,沒有或沒有完全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的范圍;已有服務商缺乏公開透明的競爭進入和退出機制;政府為老服務的購買目錄清單沒有公布等。

  報告建議,應以此次“養老券變卡”為契機,重新調研和設計其發放和使用工作,保障這筆6億元財政支出能切實解決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并為養老服務發展注入新的生機。

  同時,政府應加大購買服務力度,在政府服務缺位、需求緊迫的方面大力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將目前政府提供但水平效率不高的服務逐步轉為政府購買服務,通過購買服務引導企業投身于養老服務產業。

  3

  社區養老

  問題社區需求底數未摸清建議應列出養老服務清單

  社區養老到底需要為老人提供什么服務?報告稱,目前來說,對于社區養老的需求底數沒有摸清,比如社區老年人低齡、高齡、超高齡各有多少;自理、半自理、不自理各有多少;老年人疾病狀態怎樣;家庭基本收支水平如何等等。

  目前而言,社區僅能簡單提供飲食、日間照料等服務,對家居服務、產品提供、陪送就醫、文體娛樂、信息服務等鮮有開展,對老人心理撫慰、法律援助等精神服務幾乎空白。

  報告中稱,《中國社會保障發展報告(2013)》顯示,28.8%受訪老年人認為社區養老服務尚不完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陪護等基本需要難以得到滿足,老年人活動沒有適當的場所。

  針對這些問題,報告也提出建議,社區應盡快查清底數,并采取專業化收集和常態化收集相結合、日常收集和定期收集相結合的方式,定期開展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調研,社區(村)設立采集點,可以電話、在線、微信多方式申報,對服務需求進行動態化管理和全程跟蹤,通過評估后列出養老服務清單。

  問題社區養老法規存盲點建議應加強立法進行規范盡管社區養老是養老的重頭戲,但目前社區養老服務的規劃和法律法規尚存在盲點。

  “比如社區照料機構的規范標準是什么、社區照料機構服務半徑有多大等,采取何種戰略大力促進養老產業發展,采取何種方式切實推進養老產品研發,目前都不夠明確。”報告指出,對于小微養老企業的法律地位,家庭養老床位是否合法,養老組織規范命名,入戶護理行為是否屬于醫療活動范疇、是否需要前置審批等,管理部門和經營者都存在困惑。

  報告披露的另一組數據也值得關注。在本市目前已運營的410家養老服務設施中,符合城市規劃、建設用地、消防安全等資質條件的只有五分之一,也就是82家,很多在建工程也沒有嚴格遵循相應建設和服務標準,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

  報告建議,應盡快出臺《北京市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設計標準》,修訂《北京市養老服務設施和住宅適老性規劃設計技術要點》,并通過加強《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等立法工作,探索其他制度跟進和法律實施監督等問題。

  同時,針對群眾反映比較突出的社區照料機構建設、政府購買服務等“瓶頸”問題,通過有力的法律支撐加快解決。對于房產來源、消防驗收、醫保定點資質等方面面臨的困難,還應加緊研究具體的對策。

  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辦法近期出臺

  “總體上說,社區存在的需求未摸清、資源未整合、法律法規缺乏這些問題都是實際存在的,而且政府部門已經看到,準備著手逐步解決。”一位來自政府部門的相關人士表示,不過從政府的角度來說,機構養老、居家養老、社區養老三個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它們都具有同等

  重要的位置。

  從2010年所頒布的九養政策至今,政府很早就已開始注重居家養老,“比如今年全市建設的養老照料中心,即是作為一個平臺,向社區及居家老人輻射服務,居家養老已經作為今明兩年重點突破的方向,這些和政協委員的建議是不謀而合的”。

  上述人士表示,養老機構是為每一個可能出現失能的居民來建立的,“失能是老人中最困難最需要解決的一個階段,每個人可能都會遇到這樣一個階段,所以養老機構絕不是形象工程”。

  他表示,北京市養老機構床位約有10萬張,確實存在空置率,但原因很復雜,約2萬張空置床位基本都是鄉鎮敬老院的床位,主要因為其不具備對失能老人的服務能力、醫療能力跟不上而造成空置,“今年北京市重點推動的醫養結合以及公辦養老機構改革等政策,也都是要解決空置率的問題,但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取得效果”。

  記者從民政部門獲悉,《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和公建民營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已在市政府法制辦進行審查,近期有望出臺。

  不過,有養老領域的專家對調研報告中的個別數據存疑,比如《報告》中提到的一張床位成本55萬。據介紹,去年本市出臺的《關于加快本市養老機構建設實施辦法》中提到,政府投資建設的養老機構,單張床位建設成本不得高于20萬元,對于沒有完成床位建設任務的區(縣),需要按每床55萬元的標準上繳統籌建設資金,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張床位為55萬元。

(原標題:調研稱北京養老床位空置2萬張)

分享到:

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