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君不久之前推送過徐賁與唐小兵兩位學者的對談,對其中提及年輕人已經不讀《利維坦》,轉而讀《狼圖騰》的話題,許多讀者認為,提倡嚴肅閱讀,否定消遣性閱讀,是一種“趣味專制主義”。
其實說到底,這個問題的背后是我們如何看待閱讀。它可以是一種即時的滿足,也可以是一場更深遠的智識上的成長和愉悅。這兩者當然可以并存,但總要有個側重。人世間的事總是如此啊,容易得到的快樂不持久,持久的快樂不容易獲得。
今天書評君跟大家分享的是學者唐小兵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為書評周刊撰寫的提倡嚴肅閱讀和深度閱讀的文章。你是否贊同閱讀應當是嚴肅的,而非消遣的?你最近讀完的一部嚴肅的、大部頭的書是什么?你更習慣電子屏幕閱讀還是紙質書籍閱讀?讀完唐小兵先生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也記得留言告訴書評君你對閱讀趣味問題的思考。
有抵抗感的閱讀才是嚴肅閱讀
文|唐小兵
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 ,提倡“嚴肅閱讀”很容易被扣上“精英主義 ”的帽子,在一個所謂多元化和平等的時代,閱讀變成完全個人化的私事,包括其閱讀的文本、閱讀的方式乃至閱讀的目標,都是由個人的偏好與習慣所決定,任何他人都沒有足夠的正當理由來進行臧否或指責。因此,當我在與旅美學者徐賁教授的對談中,對青年一代大學生的閱讀狀況表達了某些憂慮時,便遭受了個別網民和讀者憤怒的“反擊”:憑什么我們的閱讀清單和閱讀方式要由你們這些所謂的知識分子來決定?這難道不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趣味專制主義”嗎?
中國閱讀生活存在兩種相反趨向
仔細考察當今中國的閱讀生活,會發現存在兩種極端相反的趨向。
一種趨向,是追求嚴肅閱讀、倡導回歸經典性和思想性的閱讀,強調閱讀不是一種消遣,而是一種艱難卻值得為之努力的精神長成,閱讀是通往心智成熟的有效方式。這在十多年來中國報刊、網絡中大量出現的書評版面、空間,以及年度好書評選(甚至年度失望之書也是其表現形式),以及所涌現的書評人群體和大量存在于學校、民間的各種類型讀書會中都有體現。
閱讀既是汲取新知,砥礪情操,同時也是形成橫向的知識共同體,是一種抱團取暖的相互慰藉。比如這些年相繼出現的有關前東歐、蘇聯和納粹時期的德國的歷史書籍,就是一種引人矚目的閱讀文化現象,包括《第三帝國的語言》、《納粹德國的腐敗與反腐敗》、《彎曲的脊梁》、《耳語者》、《天鵝絨監獄》、《被淹沒與被拯救的》、《他們以為他們是自由的》、《布達佩斯往事》等,都屬這一系列。這些以嚴肅和深刻為特點的作品,折射出對 20 世紀世界政治文化與精神世界的反思。
另外一種趨向,則是伴隨各種新媒體空間的崛起( 包括各種論壇、博客、微博、人人網、微信等 ),中國人的閱讀發生巨大卻未必深刻的轉向。越來越多的閱讀指向了對信息的追趕與抓取,這也正是這個所謂大數據時代強調“信息抓取能力 ”的體現。
何兆武在《上學記》里所倡導的自由自在的“閱讀以怡情養性”蹤影全無,趙越勝在《燃燈者》里所描述的與周輔成先生研讀倫理學經典的嚴肅閱讀也逐漸式微,北島等人編的《七十年代》中所發掘的“ 文革 ”時代充滿反叛意味與探索精神的閱讀生活難以重現,更遑論北島所撰《時間的玫瑰》中那種極為深切、細膩和深刻的對詩歌與詩人的閱讀。
以新媒體為平臺的閱讀,往往更追求即時而顯著的效果,就像注射腎上腺激素一樣需要立竿見影的結果。而日常生活世界的高度濃縮化和快節奏化,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的爆棚式增長,以及娛樂生活的極度多樣化,都導致中國人的公共生活與私人生活彌漫著一種“系統性的焦慮”,而依賴于網絡資訊與文本的“悅讀”就承載了排解焦慮感和無聊感的心靈功能。
電子化形式對嚴肅閱讀有“敵意”
正如前不久的“阿爾法狗” 人機大戰一樣,在智能機器人乃至智能手機的面前,自以為具有選擇與判斷能力的個人往往成了“ 對象的奴隸 ”而喪失了“ 主體性”?;ヂ摼W閱讀與傳統文本閱讀的最大區別就是前者往往對嚴肅閱讀具有一種“天然的敵意”。
其實這種狀況其來有自,自晚清經典逐漸淡出讀書人的生活世界,慢慢地就是一些短平快的暢銷書、小冊子或者一些口號式的政治讀物在抓取青年人的心靈。只是到了這個“閱讀是平的”網絡閱讀時代,在傳統中國所形成的經史子集等嚴肅的等級化(指精神趣味等)秩序蕩然無存,每個人都變成自我決斷閱讀趣味的個體。
經常有學生對我說,每每在手機上讀書或文章,都被一種潛在的焦慮所強迫,總是忍不住地“觸摸”與“滑動”,對閱讀效率的追求壓制了思想、趣味與美感的形成(自然這在商家那里就成一種“食指經濟”)。面對稍微嚴肅的內容,總是覺得有一點抵觸甚至膩煩。
手機閱讀越來越普及,刺激了“食指經濟”的發展
在手機閱讀中,閱讀成了一種追求顯示度的“文化競賽”,展示誰能夠第一時間在朋友圈轉發資訊和文章,以及轉發的數量與品質,其實質是被一種炫耀性和攀比心所左右。閱讀本是讓人回歸一種自然的靈性與深度的潛沉,可這里的帶有強烈消費主義性質的閱讀,卻似乎在將閱讀者推向其追求目標的反面。
我經常跟一些師友談及這樣一個現象:盡管我在朋友圈和微信公眾賬號讀到過很多優質的文章,可是當我自己寫作的時候,這些文章幾乎從來不會進入我的大腦系統被調度出來,而能夠記憶起來的往往還是在紙質文本上讀到過的文章和書籍。由此可見,即使是嚴肅的內容, 當它呈現的方式是高度電子化的形式,它們往往難以深深地嵌入到閱讀者的記憶之中。
嚴肅閱讀是一種有抵抗感的閱讀
嚴肅閱讀絕不僅是私人偏好,也關涉到一個民族共同體公共生活的構建、歷史記憶的形塑和心靈生命的滋養。對于嚴肅閱讀的抵制和消解,往往就是在導向一種溫吞吞、懶洋洋的公共文化。這種文化依賴于個人的低幼化、短平快式的閱讀和不假思索的“穩定”,后者所構建的往往是私人領域消費主義與公共領域犬儒主義的內在結合。
何為嚴肅閱讀?“嚴肅”首先指閱讀選取文本是嚴肅而真誠的,不惡搞,也不戲說,更不是在商業利益的精致計算下對受眾心靈的拿捏。同時,“嚴肅”也指閱讀方式的極為嚴肅,是尋找一種有抵抗感的閱讀(對閱讀者固有的價值觀念和知識體系構成某種挑戰甚至顛覆)。
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是經典,在中國曾熱極一時,但很多人以“資治通鑒之心” 閱讀此書,將其從誕生的歷史文化背景中抽取出來,抽象地談論改革與變遷的可能性及其社會影響,這無疑是對嚴肅作品的矮化和極度簡化。如果認真閱讀托克維爾研究專家崇明教授的
《創造自由:托克維爾的民主思考》,就會發現這才是真正的嚴肅閱讀,將托克維爾的思想放回到歷史語境來闡釋其在自由理念( 貴族或精英 )與民主( 平等 ) 觀念之間的巨大張力和解決之道。
非嚴肅的閱讀自然也有愉悅感,可這是一種類似于口腹之欲的暫時性愉悅,來去皆匆匆。而需要嚴肅思考的閱讀,盡管艱辛、漫長,卻可能帶來一種長久的智性上的歡愉。比如,王汎森、趙園、楊國強、卜正民、孔飛力等關心明清知識分子的學者著作,顯然是必須嚴肅對待的, 這些一流學者作品所帶來的“洞見”與“史識”遠非時下流行讀物所可比擬。
也許會有讀者質疑:曾經的閱讀構成了相對穩定的“三觀”, 讓我從零開始用嚴肅方式閱讀嚴肅作品,還要追求嚴肅的目標,這并非追求幸福,而是擁抱痛苦 ,甚至會摧毀“ 三觀 ”,導致人生變成一地雞毛。這其實又返回究竟為何閱讀之題。閱讀的首要目標究竟是追尋當下的快樂快感,還是豐富對歷史與世界的整體認知,并進一步滋養自我心靈、錘煉思想能力?這些都是我們在這個世界閱讀日來臨之際,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