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報道,“十二五”期間,廣東省各級民政部門加快建立專業社會工作發展制度。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4.3萬多名持證社工,同時還成立51個省、市、縣級社會工作行業協會。報道稱,廣東社會工作的“各項指標位居全國前列”。類似的報道,也出現在一些經濟比較發達、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投入較多的省市。
不過,持證人數能否反映社會工作發展現狀,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按理說,從業者多寡應該可以反映一個行業的興旺與否,但持證者并不總是等于從業者或者在崗者。類似的,在一個地方,能否用持證教師人數來描述其教育事業發展?退休教師手上也拿著資格證,但這些證與中小學里有多少符合資質的教師在上課并沒有直接的關系。同理,有四萬多人持社工證,他們是否都在當社工呢?更何況,現在當教師都得持證上崗,而當社工沒有這個硬性規定,總持證人數與有多少持證社工在服務居民實在關系不大。
上述報道還提到,廣東共設置社工崗位數“1.66萬個”,這只是略多于持證數的三分一。當然,在廣東購買社會工作服務的方式有崗位制也有項目制,崗位數主要反映前一類。但考慮到深圳和東莞都是崗位制的代表城市,并且在購買量上起碼占了珠三角半壁江山,那么,在崗社工人數遠少于持證人數,應該是一個必須承認的事實。
作為一個專業領域,社工行業的發展除了看人夠不夠多,還得看專業化程度。一個行業的專業程度,首先是入行的專業門檻,這也是社工與義工的最大區別所在。可惜,與國際同行相比,在中國當社工或者考社工證都沒有專業門檻,其它專業的人也可以來當、來考。因此,用是否持證來衡量在崗社工的專業水平,似非最佳指標。一個替代的標準是用專業背景進行衡量,廣東一些地方政府近年已要求社工機構招聘新人時必須對專業背景有所要求,這是個必然的趨勢。但一下子沒有這么多社工專業的學生畢業,該怎么辦?上述報道也給了答案——“全省已有30多所高等院校設立社工專業”,各級院系馬上轉型,增加供應。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突然間有那么多開社工專業,師資跟得上嗎?在社會工作發達的國家,一家學校要開設社工學位課程,要先把師資團隊和課程設置等材料交給一個由行內資深專家組成的委員會審批,在中國這個程序暫時還沒有。
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期已經過去,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還可能出現經濟下行的情況。與此同時,我們還要面對人口老齡化的沖擊。前不久,習總書記強調,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隨著老齡化程度的提高,我們的社會將越來越需要多種多類的社會服務,以應對或緩和由于經濟和社會結構調整帶來的社會問題。社會工作在社會服務中顯然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李克強總理就曾指出社會工作在社會救助中的作用。可見,發展社會工作的重要性毋須多言,而把社會工作的從業人數做實,確保他們都接受了足夠專業的訓練,是一個起碼的要求。(編輯 歐陽覓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