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民,號張大石頭,男,1956年2月出生于山東省陽信縣,1983年畢業于山東藝術學院,同年留校任教。1985年深造于中國美術學院(浙美)山水畫高研班。
現為山東藝術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山東省政協常委、省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山東省文聯副主席,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張志民工作室導師,文化部國韻文華書畫院副院長,中國長城書畫院副院長、山東畫院藝術顧問,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首批齊魯文化名家,山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第六屆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第三屆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及美術分委員會委員,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美術與藝術設計分委會委員,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客座教授。
主要從事中國畫教學、研究、創作與藝術教育工作。《將軍出山》、《承包北山》、《風雨孔府》等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第八屆美展”、“全國第十一屆美展”、“十藝節全國美展”等重大展覽并獲獎?!断φ請D》獲“全國中國山水畫展”優秀獎;《將軍出山》獲“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全國美展”大獎,并獲山東省特等獎;《鐵道游擊隊》(合作)入選“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全國美展”獲銀獎,并獲山東省一等獎;《千秋孔府》、《初光先照千帆競流》《北山后洼》分別入選“神舟六號”、“神舟七號”、“天宮一號”宇宙飛船搭載藝術品遨游太空,《丘壑無言》、《夢游天姥》、《歷山詩話》、《中華泰山》等被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京西賓館等收藏。出版有《張志民山水畫集》、《中國山水畫構圖研究》等專著、教材數十部,主持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中國畫研究》等多項科研項目。
張志民 鵲華浴雪 2002年 53×232cm
(文/張志民)山水畫的發展進程與時代有著無法分割的關系。當代社會,如果我們還都是去畫古人那種逃避現實、歸于山野、風花雪月,我覺得是不符合這個時代感覺的。藝術創作應該是與時俱進的,有時代痕跡的。
張志民 泰山賦 2012年 170×130cm
新中國成立以后,曾出現的一批優秀畫家和好作品,像石魯的《轉戰陜北》、《南泥灣途中》,錢松喦的《紅巖》、李可染的《萬山紅遍》、《婁山關》等,都代表了那個時代。這些作品體現了李可染先生提出的“為山河立傳”的主張。二十世紀前半段的大部分時間里,祖國的山河被侵略的戰爭給破壞了,新中國成立以后,藝術家有義務為新的建設、為祖國的大好山河立傳。不僅僅是畫家,科學家、政治家都為新中國的建設努力過。
張志民 家園 2010年 186x101cm
對當代藝術家來說,我們要發揚為“祖國山河立傳”的傳統,但我認為還要有新的責任。我總結當今時代的這個責任就是:不但為山河立傳,還要為祖國的山河吶喊。隨著經濟建設的大發展,破壞祖國山河自然環境的問題也日益嚴峻,這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中國的自然資源人均來說是比較匱乏,我們應該有強烈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有些不能開發的必須禁止。所以說畫家應該“為祖國的山河吶喊”,以藝術的形式,提高人民的環保意識,宣傳資源浪費是可恥、犯罪的觀念。我近幾年來所畫的一些具有環保意識的、渴望自由家園的作品,就是批評那些盲目開發的人,就是宣傳大自然和人以及動物這種親密一致的關系,美好的家園本是可以“詩意的棲居”的地方,不要濫無節度地開發。
張志民 北山后洼的轟鳴聲之一 2010年 186x101cm
我曾經畫了一批《北山后洼的轟鳴聲》的作品,在上面題字寫到:機器的轟鳴意味著人類又開辟了一片新的領地,然而動物卻再次失去了家園。有些人說你的畫法和從前不太一樣了,是不是年齡的問題?我說:“不是年齡上的問題是思想上的問題”。在創作時,我是思想在前,技法在后。我不能把石濤、八大的畫法搬到當代畫面上來,如果是用石濤、八大的畫法,去畫《北山后洼的轟鳴聲》是絕對不行的,那么我就必須找到一種新的語言。新的語言是什么呢?我認為來源“生活”,其中“生”是指在當代的創作當中,要體現兩個方面:第一是生疏的“生”,讓我的畫面出現一些生疏感,“畫到生時是熟時”,是技法上的體現;另外一個“生”是生命的生、活生生的“生”,讓它感覺到一種生機,有一種時代的生生不息的感覺,讓自己的畫有生活、有生機、有生命。
張志民 北山后洼之汽車都市 2011年 138 x69.5cm
當今時代,更需要畫家勇于承擔歷史責任,關注自然,關注生活,提高作品的思想深度,體現時代精神,彰顯一個藝術家對社會的責任感。
張志民 北山石仔嶼之一 2010年 186x101cm
張志民 北山石仔嶼之二 2010年 186x101cm
張志民 天齊淵 2010年 186x101cm
張志民 齊國長城 2010年 186x101cm
張志民 抗倭英雄傳 2012年 96×178cm